青企会公告

NOTICE BOARD

青企加油站14:战狼2破32亿!你贡献的票房钱,吴京能赚多少?

TIME-2017-08-08

战狼2破32亿!你贡献的票房钱,吴京能赚多少?

《战狼2》上映仅4小时横扫9千万票房,

创下国产电影票房新纪录。

紧接着,24小时近2亿,85小时破10亿……

创下多项纪录的《战狼2》票房再次突破,8月7日零点25分,《战狼2》官方微博宣布影片票房正式突破32亿。

32亿票房,吴京能赚到多少钱呢?能赎回他那栋别墅吗?

今天,谢菊萍律师就来给大家算笔账——

首先,大家不用担心吴京赎不回他的别墅。

其实早在电影开拍之前,北京文化就决定为《战狼2》保底8亿发行。根据北京文化7月31日发布的公告,北京文化与《战狼2》主要出品方登峰国际、聚合影联签署了发行合伙协议,对《战狼2》保底8亿票房。

这意味着——

哪怕票房 < 8亿

吴京代表的出品方都有2.17亿的保底收入

知识点:何为保底发行?

保底发行是近年由于金融资本大量涌入影视行业而兴起的新概念,所谓保底,就是制片方和发行方在电影上映前的一个保底协议,先制定一个金额,制作方可以提前收取这笔高额收益;当实际票房超出这个协议数额时,制片方将出让很大份额的市场分红给发行方。

影片上映前,保底方会按照保底合同预期的票房收益,提前向片方支付现金分成。通过这样的方式,相当于片方提前锁定了风险,稳赚不赔,但同时也放弃了可能获得更多收益的机会,而保底发行方则拥有更大的影片宣发权限。

如今《战狼2》的票房早已经迈过了8亿的槛,票房到底该怎么分?

一般来说,发行方的分账在12%左右,由于保底协议的存在,发行方的分账比例提高了很多。

《战狼2》引入了众多的出品、发行方,其中两个大头就是北京文化和聚合影联,这两家公司与登峰国际签订了一份保底协议,当票房收入大于8亿时,票房分成比例为:

看似美好的保底发行实则风险巨大

中国电影票房不断刷新记录,曾经备受冷落的电影产业如今已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保底发行便是资本参与电影投资的一种运作方式。

国内电影的保底发行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2002年博纳影业以保底分账方式拿下港片《天脉传奇》的发行权,而内地影片保底发行的开始则是2013年华谊兄弟8800万元保底《西游降魔篇》,最后获得净收益加发行代理费约2.2亿至2.67亿元。而2016年,和和影业牵头保底《美人鱼》15亿元至18亿元票房更是创下天价保底。不过,2016年之后的保底发行,包括《封神传奇》、《绝地逃亡》、《致青春2》等均是未达目标。

在很长一段时间,投资人保底影片发行“十保九输”,保底发行看上去更像是一次押注的冒险。事实上,保底发行对于电影的激励和商业化发展有一定作用,但其中也涉嫌到不少法律风险,作为保底发行的参与者,更应该谨慎对待。

保底发行中的法律关系

在电影保底发行中,电影制片方与发行方就未来电影票房进行对赌。在这场对赌中,主要涉及两大部分:一是制片方与发行方之间的发行协议;二是制片方与发行方之间的保底协议。

1、制片方与发行方之间的发行协议

制片方与发行方之间的发行协议的实质是拥有某电影著作权的制片方委托拥有发行资质的发行方发行该电影,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发行协议实质上是一种委托合同。发行方受制片方委托履行发行该电影的义务,并有权要求制片方支付相应的报酬。

2、制片方与发行方之间的保底协议

在保底协议中,保底发行方根据协议约定支付一定的保底价给制片方,制片方则出让未来电影的部分或全部收益权。保底协议不属于我国《合同法》中规定的有名合同,其本质相当于附生效条件的委托协议。发行方受制片方委托发行该电影,一旦该电影票房超过约定的保底票房金额,则发行方能根据该保底协议的约定享受更高比例的票房收益权。

例如,在《西游降魔篇》的保底协议中,制片方与发行方约定对赌票房5亿,发行方支付制片方0.88亿保底金。发行方对于超出5亿票房的部分享有70%的票房收益权。最终《西游降魔篇》票房高达12.47亿元。

在《西游降魔篇》的对赌中,由于票房金额远远超出保底票房金额,仅超出保底票房部分的收入就高达5.23亿,最终保底发行方满载而归。

保底发行中的法律风险

虽然一旦票房超过保底协议中约定的保底票房金额,发行方将获得巨大利益,但是在和制片方对赌未来票房时,保底发行方也将面临如下风险:

1、不能完片或票房低于保底票房的风险

保底通常在电影完片后进行,如在电影完片前进行保底,就要面临电影不能完片、票房收入达不到保底票房金额的双重风险。比如曾连续为《栀子花开》、《恋爱中的城市》、《师傅》3部影片进行保底的剧角映画,其原本准备在2015年进行C轮融资后冲刺新三板。但因保底的三部影片均未达保底票房,不仅没有完成2015年跟投资方之间的业绩对赌,连新三板挂牌计划也被搁浅。

因此,投资在选择影片进行保底前,要综合考虑影片的热度、上映档期、排片率、上座率、主创影响力、粉丝群体、题材属性等多个因素,尽可能保守预估票房,规避投资风险。

2、保底协议约定不明确的风险

约定不明可能会产生争议,一般情况下需要补充协议,无法就补充协议达成一致的,需要按照交易习惯或做符合合同本意的解释处理,有时甚至导致协议失效。

保底发行中因协议约定不忙引发纠纷最典型的案例则是2015年周星驰控股的崴盈投资有限公司诉被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创作合同纠纷一案。

因双方在合作协议中约定以5亿票房为分红基数,但未明确约定5亿票房为全国总票房,还是华谊公司实际取得的票房收入,导致双方之间因分红问题陷入纠纷。

因此,在保底协议中双方当事人应当对合同的主要条款,如保底价格、保底费用的定义,保底费的交付时间、票房的具体分账方法、违约责任、知识产权的归属、保密义务等进行明确细致的约定。

3、其他法律风险

2016年5月1日全面正式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影院位于电影产业链的下端,能从电影制片方、发行方取得进项税额抵扣凭证,而电影制片方、发行方以人力成本为主,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很少,税负压力重。因此,影院与制片方和发行方之间的利益平衡可能会被打破,影院与制片方和发行方按57:43比例进行分账的模式将可能会被调整。


谢菊萍律师支招

投资永远是一种冒险,而回报和风险也是永远成正比。保底发行在工具属性上有利于为长周期地电影项目地参与各方配置风险和收益,但无法改变电影出品本身风险极大地特点。保底发行究其实质是保底发行方与制片方之间以电影预期票房为标的进行的一场对赌。在这场对赌中,保底发行方想获取成功,不仅要对最终票房进行精准的预测,同时还需设计好商业和法律模式,明确与制片方之间的权责分配、以及票房结算的方式、时间节点等。



南京市青年民营企业家联合会

南京市青年民营企业家联合会